當天邊露出第一縷晨曦,我們開始為小區整理容妝。選擇了物業服務行業,就選擇了服務與奉獻。每一個晨起和夕落,物業人從未錯過您的生活,從2002年的非典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從2015年的天津大爆炸直至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發,物業人從未缺席。執著的守護和堅守,成就了物業人“家人”的親切。
海通物業自注冊成立,已歷經20余年的發展。在紅色物業創建的今天,海通物業在黨建引領下,以“物業服務”為實施載體,以“業主滿意”為服務目標,依托黨建平臺聚焦物業服務過程中焦點、難點問題,業主反映突出問題,拓展工作方法,干實事,講成效,業主滿意度持續提升;黨員樹旗幟,做模范,引領海通物業人爭做“小海先鋒”,在平凡的崗位上奏響了一首首無悔的樂曲,譜寫了一個個紅彤彤的海通故事。

一、“紅色物業”讓老舊小區歷久彌新
近年來,老舊小區涉及的管理問題日益突出,成為了“難啃的骨頭”。海通物業針對在管的老舊小區,堅持以敲門行動集問題,深入分析立議題,集中把脈擬方案,多方聚力促解決,全程公開促公信的流程,借助黨建平臺,集聚多方力量開啟了老舊小區“美麗家園”提升行動。
已交付使用14年的海通·時代花園小區,原配套模擬攝像頭早已癱瘓,在小區安全問題日益凸顯的情況下,時代花園物業結合社區、業委會,申請使用公共維修資金,外請施工隊于2個月的時間完成監控安裝77處,用最短的時間解決了小區“關鍵事”。
已交付使用15年的海通駿景小區,每逢大雨主路積水嚴重難以排出,給業主出行帶來極大不便。面對這一問題,海通駿景物業經理利用紅色議事協商平臺向社區反映困難,由社區出資外請施工隊,物業全程協助,歷經2個月新增主路到水系約240米的排水管道,解決了小區長久以來的“煩心事”。
已交付使用17年的明月豪庭小區,供暖管線老舊,每到供暖季,管線爆裂、暖氣不熱等成為業主、物業的煩心事。針對現狀,明月豪庭服務中心收集業主意見,聯合社區向市供熱處、換熱站反映問題并遞交了書面報告,邀請相關各方先后在紅色物業議事廳召開現場供熱專題會3次,配合供熱處、設計院多次查看現場,參與制定改造方案,現小區供暖管網改造實施中。
另有西苑麗景項目主出入口市政雨排改造、查找雨污混排點,解決小區積水、異味問題;嵩山小區污水井疏通、改造,解決小區業主家里返水問題......紅色物業黨建平臺聯系各方,聚集資源,解決問題的力量得到充分展現。
二、“紅色家園”讓社區充滿溫度
習總書記說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唯有生活最珍貴,升級社區配套,筑就美好之境,讓業主走出家門,鄰里親近,打造社區共建共享的紅色家園是海通物業建設美好生活服務中心的初衷。

2020年5月,基于業主需求及小區現狀,海通物業聯合社區、街道共同打造了海通·時代康橋美好生活服務中心,涵蓋紅色物業服務中心、兒童學堂、米寶樂園、紅色議事廳、長者樂園、舞蹈室、日間照料中心等功能分區,從此開始了海通物業的紅色家園豐滿計劃。服務中心現開設有舞蹈、器樂、唱歌、太極、英語、書法等特長類課程;日間照料中心的康復護理、保健養生、特色課程、公益活動得到了老年人的青睞,公益活動開展25場,涵蓋了志愿理發、足療、理療、養生知識、旅游宣傳、健康體檢等,服務老人近500人次;紅色議事廳用于懇談會和議事協商會的召開,社區、物業、紅色鄰里代表等齊參與,共商小區大事小情。孩子們有了享受成長樂趣的空間、老人們有了溝通交流的平臺、黨員有了議事共建的場所,生活更多彩了,業主更幸福了,社區更有溫度了。

公司總結時代康橋美好生活服務中心業主參與度高的活動和項目,確定以“兩堂三中心”(兒童學堂、業主食堂、服務中心、養老中心、健身中心)功能布局為主,結合業主需求落地調整的模式進行推廣,形成紅色家園延伸服務的海通特色。現已有三個住宅項目建設完成投入使用,其他項目陸續配建完成。
三、“紅色先鋒”讓團隊充滿活力
優質的服務一定是源于優秀的團隊。構建由黨員為主體的員工隊伍,發揮黨員的先進模范引領作用,一直是公司紅色物業創建的主要工作之一。公司設立黨支部,各服務中心設立黨小組。一個黨員是一面旗幟,各服務中心黨員、預備黨員在工作中,與“崗”俱進,亮身份,做承諾,現場公示崗位服務內容,工作標準,黨員身踐力行,員工對標跟進,客戶監督參與,充分發揮黨員頭雁作用;一個組織是一個堡壘,以組織調度,以黨員為骨干,組建應急反應、為民服務的紅色先鋒隊,防火應急分隊、防汛應急小組等,組建公益、興趣的社群組織,公益志愿組織、各類社群團體等,發揮黨支部和黨小組的組織力量,聯系帶動各群眾組織,形成一核多元的社群組織管理架構,讓群眾團結在黨員周圍,保持紅色初心,創造豐富社群文化,豐滿幸福生活。

黨員有活力,各項工作就有生命力,現公司各項目全部推行紅色先鋒樹立和組織的孵化,并形成了“小海先鋒”紅色物業品牌。員工隊伍形成積極向上的思想狀態和爭先比優的工作作風,服務品質明顯上升,業主滿意度明顯提高,社區文化活動也更加豐富多彩。
“守望相助 幸福比鄰”,公司自2015年注冊成立“海米愛心團”開展助幼、扶老,文明創建、捐助幫扶等志愿活動,現累計已達140余次。隨著紅色物業創建的實施,團隊加入了紅色力量,利用黨建平臺,多方聯動,志愿服務有了更大的空間和資源。為便于海米愛心團駐站服務,同時引進其他愛心志愿組織進入社區開展志愿活動,公司在各物業服務中心設立了紅色志愿服務站,保證志愿活動的持續和多樣。結合其他社群組織共同開展公益志愿活動,業主積極參與,在小區內形成了家園美麗我出力、共創紅色家園的新風尚。“事無大小,皆出于心”各服務中心統一設立便民服務站,員工印制“便民服務聯絡卡”,定期開展便民服務日活動。小區聯合社區開展的多種便民活動獲得了業主的表揚點贊,其中海通·秦皇郡志愿活動得到了濱州網絡媒體的推廣和表揚。

溫暖行動永遠在路上,在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東營市海通慈善基金會于7月1日正式成立。基金會成立以后,于 7月21日為支援河南省開展防汛救災工作,通過河南省慈善總會向災區捐款10萬元;專題開展海通服務業主困難家庭幫扶行動,8月18日對公司服務社區中篩選出的濱州、東營5戶特殊困難家庭送上慰問款,并依托各家庭所在物業服務中心建立一對一結對幫扶的長效機制;9月3日參與“情暖濱州”困難學子救助行動,向濱州市紅十字會捐款5萬元,用于資助貧困學生。11月20日,為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縣普威鎮西番村募集捐贈衣物375件,涓滴匯成江海,公益慈善凝聚成文化的旗幟,引領更多的同事、業主一起成為公益慈善道路上的抱薪者,溫暖社會、照亮他人。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海通物業保持紅的本質,堅持紅的方向,培育紅的傳承,成為紅色文化的播種機、宣傳隊。為了培養更多的紅色力量,在公司內部開展了“紅色種子計劃”,每個黨員承擔起培養和發展入黨積極分子的任務,幫助普通員工精煉業務,思想政治上保持上進和學習,積極為黨的組織培育梯度骨干。社區開展紅色鄰里行動,發揮黨員業主作用,在鄰里亮身份,選聘紅色鄰里代表,參與社區議事協商事務,匯聚正向力量,有事找黨員,每個片區的黨員成為聯系群眾的核心。創建以紅色為底色的社區文化,加強樹立和宣傳紅色文化,員工內部學黨史、紅色家書誦讀,各服務中心在社區內開展了紅色作品征集活動,通過素描、彩繪,油畫等展現了中國重大現實題材和紅色題材作品展,讓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每一幅作品的勵志故事及共產黨人蓽路藍縷的來時之路,同時將紅色精神傳承,讓小區充滿正能量。

海通物業通過紅色物業創建過程的實踐,體會到紅色物業實施之路,是服務提升、業主滿意、社區和諧、社會穩定的正確之路;是物業服務各相關主體在黨建引領下資源匯集、優勢互補、思想統一、責權一致的有效機制建設之路。其機制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協調促進、問題解決能力已初步顯現。紅色海通將進一步深入創建實踐,創新服務特色,營造熟人社區,共建紅色家園,努力在紅色物業的創建道路上走出自己的特色,為行業發展貢獻海通經驗。